宁夏林业欢迎您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林草动态

规范林草工程档案管理 筑牢生态建设数据根基

来源: 吴忠市红寺堡区林业和草原局 作者: 李坤 日期: 2025-11-19
【字体:

为深入贯彻《林业重点工程档案管理办法》要求,切实提升“三北”工程等林草项目档案管理科学化、制度化、规范化水平,红寺堡区聚焦档案管理流程优化、电子化留档升级、照片档案规范三大核心任务,多措并举构建全生命周期档案管理体系,为林草工程建设、验收审计及后续管护提供坚实数据支撑。

全流程闭环管控,夯实档案管理基础。立足林草工程周期长、涉及面广的特点,建立“事前定标、事中管控、事后归档”全链条管理机制。开展档案“全面体检”行动,系统梳理2024前存量档案,委托专业队伍,邀请档案专家指导,以“逐件过筛”方式规整排序混乱、破损残缺档案针对性解决归档不及时、分类不清晰、手续不完善等问题完成101个项目、15503034卷档案系统整理。优化档案空间布局,完善通风、防潮、防火、防盗等配套设施,搭建坚实排架,实现档案存放有序、定位准确。对归档文件实行“三查”制度,即查字迹工整度、查签字手续完备性、查资料完整性,确保档案真实反映工程建设全过程。

规范化管理落地,筑牢档案合规根基。严格遵循档案管理全流程要求,明确项目立项、勘察设计、施工建设、监理验收等各阶段档案收集范围,细化参建单位归档责任。将文件材料形成、积累、整理、归档全环节纳入工程管理程序,压实各建单位职责,确保流程闭环。遵循“项目—阶段—专业”逻辑,涵盖立项批复、招投标文件、技术交底记录、隐蔽工程验收单等项目全生命周期资料,确保签字手续完备、来源可查。落实归档时限要求,在工程竣工验收前1个月完成集中归档,建设周期长的项目实行分阶段归同步移交电子文件,保障档案流转高效有序。严格验收监管,明确工程竣工验收时档案管理部门全程参与,同步验收档案完整性、准确性、系统性,筑牢工程合规性基础。

数字化转型赋能,提升档案利用效能。推进档案管理从“纸间”向“指尖”跨越。对林地权属、工程方案、验收报告等核心纸质档案,采用高清扫描、文字识别技术完成数字化采集,同步录入项目基本信息、形成时间、保管期限等元数据。建立标准化电子台账,实现档案“一键精准检索”,告别传统“翻箱倒柜”的低效模式,提升检索利用效率,为生态保护、营林发展等工作提供高效数据支撑。规范电子档案移交标准,明确软硬件环境及参数要求,确保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同源同效、同步移交。定期开展备份,配套数据加密、权限管控等安全措施,防范数据丢失风险。通过实现档案电子查询、精准检索和资源共享,为日常管理、政策制定提供快速信息支撑。

专业化规范管理,激活照片档案价值。针对林草工程照片档案纪实性强的特点,制定专项管理规范,明确照片档案收集范围、整理标准和保管要求。重点收集工程关键节点、生态成效、技术应用等场景照片,每幅照片均配套完整文字说明和精准导航二维码,注明拍摄时间、地点、内容、拍摄人等核心信息,确保档案可追溯、可佐证。采用分类编号管理模式,按工程类别、建设阶段建立照片档案数据库,同步制作纸质相册与电子图集双重载体。配备专业存储设备,保障照片档案长期保存质量,让照片档案成为记录生态建设成效、展示林草发展成果的生动载体。

下一步,红寺堡区将持续落实“统一领导、分级管理”原则,强化工程档案管理队伍建设,开展业务培训提升人员专业素养,健全档案检查整改长效机制,不断完善“规范有序、安全高效、智能便捷”的林草工程档案管理体系,以高质量档案管理助力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微信
头条
智能机器人
政务服务